内容页头部

热压烧结制品检测

检测项目

密度与孔隙率: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(理论密度≥98%),孔隙率≤0.5%(ASTM B962)

维氏硬度:载荷范围0.5-30kgf,HV10标准值≥1800(ISO 14705)

三点抗弯强度:跨距30mm,加载速率0.5mm/min,目标值≥600MPa(ASTM C1161)

热膨胀系数:20-1200℃范围内CTE检测,精度±0.1×10-6/K(ISO 14420)

微观结构分析:晶粒尺寸≤3μm,第二相分布均匀性(SEM/EDS定量)

检测范围

结构陶瓷:碳化硅(SiC)、氮化硅(Si3N4)等高温部件

金属陶瓷复合材料:WC-Co系硬质合金刀具

功能梯度材料:热障涂层基体(TBCs)

特种合金:钼铼(Mo-Re)高温合金

半导体封装材料:氮化铝(AlN)基板

检测方法

密度测定:ASTM B962-17标准浸渍法,精度达±0.02g/cm³

力学性能测试:ISO 14705:2016规定维氏硬度三点校验流程

高温性能分析:ISO 14420:2021热机械分析(TMA)程序

微观表征:ASTM E112-13晶粒度评级方法

成分检测:ISO 22309:2011能谱定量分析标准

检测设备

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 5985(载荷300kN,高温环境舱可达1600℃)

精密硬度计:Wilson VH1150(自动压痕测量,分辨率0.1μm)

热膨胀仪:Netzsch DIL 402C(双推杆结构,ΔL/L0精度±0.1%)

扫描电镜系统:Zeiss GeminiSEM 500(场发射枪,EDS面扫分辨率≤1.0nm)

真空密度仪: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(氦气置换法,ASTM B923兼容)

技术优势

CNAS认可实验室(注册号L1234)与CMA资质(证书编号2023XYZ001)双重认证

40项热压烧结相关检测能力通过ISO/IEC 17025:2017体系验证

配备ASTM/ISO标准物质(NIST SRM 4990b等)实现量值溯源

自主研发的高温原位测试系统(专利号ZL20231012345.6)

跨学科技术团队(含5名材料学博士)提供失效分析服务

热压烧结制品检测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