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热崎合检测
检测项目
导热系数测定:测量范围0.1-500 W/(m·K),温度跨度-50℃至300℃,精度±3%
接触热阻分析:界面压力0.5-5MPa,表面粗糙度Ra≤3.2μm条件下的接触阻抗测试
热循环稳定性:-40℃↔150℃快速温变测试,循环次数≥1000次,记录热应力衰减数据
热扩散率测试:采用激光闪射法,测量精度±2%,样品厚度0.1-10mm
红外热成像分析:空间分辨率≤25μm,温度灵敏度0.03℃@30Hz帧率,捕捉微观热分布
检测范围
金属基复合材料:铝碳化硅、铜-金刚石等电子封装材料
石墨烯散热膜:厚度50-500μm的柔性导热材料
导热界面材料:硅脂、相变片、导热凝胶等TIM材料
陶瓷基散热器:氮化铝、氧化铍等高频器件散热基板
电子散热模组:包含热管、均温板、散热鳍片的集成系统
检测方法
ASTM D5470:稳态法测量平面材料轴向导热系数,控温精度±0.1℃
ISO 22007-2:瞬态平面热源法,30秒内完成非破坏性测量
ASTM E1461:激光闪射法测定热扩散率,适用各向异性材料
MIL-STD-883K:Method 1012.1热阻测试规范,模拟芯片封装实际工况
JESD51系列:半导体器件结-壳热阻测试标准,包含风洞环境模拟
检测设备
Hot Disk TPS 2500S:各向异性材料导热分析,支持10-700K宽温域测试
Netzsch LFA 467 HyperFlash®:激光闪射法设备,最高测试温度1600℃
Flir A8300sc:制冷型红外热像仪,3.6MP分辨率热图采集
Kyoto Electronics QTM-500:瞬态热阻测试仪,支持1000A大电流加载
TA Instruments DHR-3:动态力学分析仪,同步测量热膨胀系数
技术优势
CNAS认可实验室(编号L1234),检测数据全球90+国家互认
配备Class 1000级洁净实验室,满足半导体级测试环境要求
检测团队含5名ISTA认证热管理工程师,平均从业年限12年+
设备校准溯源至NIST标准,年校准周期≤6个月
自主开发ThermalSim 3.0系统,实现测试数据与FEA仿真的实时比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