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口带钢温度检测
检测项目
1.表面温度测量:测量范围600-1200℃,精度1.5℃,分辨率0.5℃2.横向温度均匀性:带宽方向温差≤15℃/m3.冷却速率监测:降温梯度20-150℃/s4.氧化层影响修正:补偿系数0.92-1.08(根据FeO厚度)5.动态温度波动:允许偏差10℃(轧速≤10m/s)
检测范围
1.冷轧碳钢带材(SPCC/SPCD系列)2.热轧合金钢带(Q345B/Q420C牌号)3.不锈钢带钢(304/430系奥氏体/铁素体)4.镀锌板基材(DX51D+Z至DX54D+Z)5.高强度低合金钢(HSLAGrade50-80)
检测方法
1.ASTME1256-17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标准2.ISO18434-1:2008热成像系统应用规范3.GB/T13301-2019金属材料高温测量方法4.GB/T15309-2017带钢连续处理线测温规程5.EN15317:2013热轧过程温度监控指南
检测设备
1.FLIRT865红外热像仪:640480分辨率,-40~1500℃量程2.OptrisCTlaser3M双色测温仪:响应时间1ms,精度0.3%3.AMETEKLandS6Pro高温计:光谱响应0.7-1.08μm4.Testo870-2热成像仪:超像素模式提升至3202405.RaytekMarathonMM系列:双激光瞄准,量程250~1800℃6.HGHDASYS同步采集系统:支持128通道热电偶输入7.KELLERHCX-TC无线传感器:耐温1300℃,采样率100Hz8.OMEGAOS552EX便携式测温仪:集成数据记录功能9.KEYENCEFT-H50光纤测温头:φ3mm最小测量点径10.IMPACISR12-TI智能传感器:内置氧化层补偿算法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