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压轧检测
检测项目
1.厚度偏差检测:测量精度0.02mm,允许公差0.05mm2.表面粗糙度检测:Ra值范围0.4-3.2μm,波纹度Wz≤10μm3.维氏硬度测试:载荷10kgf-30kgf,保载时间10-15s4.残余应力分析:X射线衍射法测量范围1500MPa5.晶粒度评级:依据ASTME112标准评定G=5-8级
检测范围
1.冷轧碳钢板材(SPCC/SPHC)2.热轧不锈钢卷材(304/316L)3.铝合金轧制带材(5052/6061)4.铜合金轧制箔材(C1100/C5191)5.钛合金轧制薄板(Gr1/Gr5)
检测方法
1.ASTMA480/A480M:不锈钢板材尺寸公差测量规范2.ISO4287:1997:表面粗糙度轮廓法评定标准3.GB/T4340.1-2009: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4.ISO204:2018:金属材料残余应力X射线测定法5.GB/T6394-2017: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
检测设备
1.Mitutoyo293-831数显千分尺(分辨率0.001mm)2.TaylorHobsonSurtronicS-100表面粗糙度仪(Ra测量范围0.05-50μm)3.WilsonVH3300自动转塔硬度计(载荷范围1-100kgf)4.ProtoiXRD残余应力分析仪(Cr-Kα辐射源)5.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(500放大倍率)6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(最大载荷150kN)7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(量程0-2000μm)8.KeyenceVHX-7000三维表面形貌仪(4K超高清成像)9.BrukerD8DISCOVERX射线衍射仪(二维探测器)10.QnessQ10A自动切割机(切割精度0.01m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