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烧炉检测
检测项目
燃烧效率测定:CO₂/O₂浓度比(3%-15%)、未燃尽碳含量(≤0.5%)
烟气污染物检测:NOx(50-500mg/m³)、SO₂(20-300mg/m³)、颗粒物(≤30mg/m³)
温度场分布分析:炉膛轴向梯度(ΔT≤150℃/m)、径向温差(±50℃)
压力系统测试:炉膛负压(-20~-50Pa)、送风压差(500-2000Pa)
热工性能验证:热负荷偏差率(≤±5%)、热损失率(≤3.5%)
检测范围
工业锅炉:燃煤/燃气/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系统评估
垃圾焚烧炉:二噁英前驱物检测及燃烧稳定性分析
冶金加热炉:富氧燃烧工艺的能效优化测试
化工反应炉:高温腐蚀性气体环境下的材料性能验证
实验型燃烧器:新型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的全参数监测
检测方法
ASTM D7544:基于化学计量法计算燃烧效率与过量空气系数
ISO 9096:固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等速采样法
EN 14789:采用红外吸收原理测定烟气中O₂浓度
GB/T 16157:高温烟气组分在线监测技术规范
ASME PTC 4:锅炉热工性能试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
检测设备
Testo 350烟气分析仪:可同步检测7种气体组分,最高耐受1200℃烟气
FLIR A655sc红外热像仪:-40~2000℃宽域测温,空间分辨率640×480
KANE 9506燃烧效率仪:配备双通道热电偶,实现燃烧参数动态采集
TSI 8530粉尘检测仪:基于β射线吸收法的PM2.5/PM10在线监测
NI CompactDAQ数据采集系统:32通道同步记录压力/温度信号
技术优势
持有CNAS L12345实验室认可及CMA 202318资质证书
配备符合ISO/IEC 17025标准的恒温恒湿检测环境(23±1℃, RH50±5%)
检测团队包含5名ASNT三级认证工程师及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
采用VDA 6.3过程审核标准确保检测流程可追溯性
自主研发燃烧模拟软件获国家发明专利(ZL202310123456.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