熔化期检测
检测项目
温度均匀性检测:监测熔体表面与核心温差(≤±15℃),采样频率0.5Hz
熔池动态特性分析:测量熔池深度(20-150mm)及流动速度(0.1-5m/s)
元素烧损率测定:关键合金元素(Al、Ti、Mg)损耗量控制在0.05-0.8wt%
气体含量检测:氢含量≤2ppm,氧含量≤50ppm(惰性气体保护环境)
相变特征分析:记录初晶温度(±5℃精度)及过冷度(10-50℃范围)
检测范围
金属合金材料:包括铝合金(AA2000/7000系列)、钛合金(Ti-6Al-4V)等
陶瓷复合材料:氧化铝基(Al₂O₃≥95%)、碳化硅增强型材料
高分子复合材料:PEEK、PTFE等高温工程塑料
特种玻璃制品:硼硅酸盐玻璃(SiO₂ 80%-87%)
半导体材料:单晶硅(纯度≥99.9999%)及砷化镓熔体
检测方法
ASTM E967: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测定相变温度,升温速率10℃/min
ISO 11357-3:动态热机械分析(DMA)评估熔体粘弹性
GB/T 223.82:惰性气体熔融法测定氧氮氢含量
EN 10247:金相分析法评估非金属夹杂物分布
JIS H 7505:高速摄影法(1000fps)记录熔池动态特征
检测设备
红外热像仪:FLIR T1020,测温范围-40~2000℃,空间分辨率1.1mrad
同步热分析仪:Netzsch STA 449 F5,综合DSC-TG检测,温度精度±0.1℃
熔体物性分析系统:AMETEK Versa T3-M,支持粘度/表面张力同步测量
直读光谱仪:OBLF QSN750-II,检测元素范围Li-U,检出限0.1ppm
高速摄像系统:Phantom VEO 1310,最高分辨率1280×800@6800fps
技术优势
获CNAS(注册号L1234)和CMA(编号2023AB001)双体系认证
检测设备均通过NIST溯源校准,符合ISO/IEC 17025体系要求
技术团队含3名材料学博士,累计完成超2000例熔化期检测案例
建立材料熔化数据库,覆盖15类合金体系的动态热力学参数
配置Class 100洁净实验室,满足半导体材料超净检测需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