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汽车车身薄板检测

检测项目

厚度检测:测量范围0.2-3.0mm,精度±0.5μm,检测位置边缘/中心/过渡区

硬度检测:采用洛氏硬度(HRB 45-100)或维氏硬度(HV 80-200),测试点间距≥3倍压痕直径

材料成分分析:检测C(≤0.15%)、Mn(0.3-2.5%)、Si(≤0.5%)、Al(0.02-2.0%)等元素含量

表面粗糙度检测:Ra值0.4-2.5μm,Rz值3-15μm,测量长度4.8mm

耐腐蚀性检测:盐雾试验周期48-1000小时,评估锈蚀面积比(≤5%)

检测范围

冷轧钢板:DC04/DC06系列,厚度0.6-1.8mm,用于车门/引擎盖

镀锌钢板:GI/GA镀层(双面镀层重量30-180g/m²),用于底盘部件

铝合金板:5xxx/6xxx系,厚度0.8-2.5mm,用于车顶/翼子板

高强度钢:DP590/DP980双相钢,抗拉强度590-1400MPa

复合材料:钢铝混合板,层间结合强度≥15MPa

检测方法

ASTM E92:金属材料维氏硬度测试标准

ISO 9227:中性盐雾试验(NSS)与循环腐蚀试验(CCT)

GB/T 4340.1: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

GB/T 10125: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

GB/T 4956: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

ASTM E1255: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元素分析

检测设备

激光测厚仪:德国Polytec ScanVibro LV-1000,非接触式测量,采样频率10kHz

显微硬度计:美国Instron Wilson 574RS,载荷范围10-3000gf,光学放大倍率400X

X射线荧光光谱仪:日本Olympus XRF Delta Premium,检测限0.001%-100%

三维表面轮廓仪:美国Bruker ContourGT-X8,垂直分辨率0.1nm

循环腐蚀试验箱:美国Q-Lab Q-Fog CCT-1100,温度范围-10℃~70℃

拉伸试验机:MTS Criterion C43,最大载荷50kN,位移精度±0.5μm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汽车车身薄板检测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