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界面振荡检测
检测项目
1.界面张力动态响应(0.1-100mN/m量程)2.振荡频率稳定性(0.01-100Hz范围)3.相位滞后角测量(180精度)4.振幅衰减系数(分辨率0.001dB/mm)5.能量耗散率(10^-6-10^-2J/m精度)6.温度梯度耦合效应(-70℃至300℃温控)7.多轴应力叠加响应(三轴加载50MPa)
检测范围
1.高分子复合材料层间界面2.金属/陶瓷热障涂层体系3.液态金属/熔盐相变界面4.生物医用材料植入体界面5.微电子封装材料键合层6.油气管道多相流界面7.锂电池电极/电解质固液界面
检测方法
ASTMD1331-20悬滴法界面张力测定ISO19403-7:2022接触角滞后分析法GB/T22237-2008表面波振荡衰减测量法ASTME1876-22共振频率阻尼分析法ISO6721-11:2023DMA动态力学分析法GB/T41560-2022微悬臂梁振动测试法ASTMF2902-22e1生物材料界面疲劳测试法
检测设备
1.TAInstrumentsDMAQ800:动态力学分析仪(温度扫描模式0.1℃)2.KrssK100SF全自动张力仪(视频滴形分析系统)3.KeysightE5063AENA网络分析仪(10MHz-18GHz频响)4.BrukerDimensionIconAFM:原子力显微镜(PeakForceTapping模式)5.MTSC45.504多轴疲劳试验机(三轴液压伺服控制)6.MalvernPanalyticalGeminiHR:流变仪(振荡剪切模式)7.InstronElectroPulsE3000:动态测试系统(10kHz采样率)8.Agilent4294A阻抗分析仪(40Hz-110MHz频率范围)9.LinkamTS1500温控平台(液氮快速冷却系统)10.PolytecMSA-600微系统分析仪(激光多普勒测振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