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跨壁复极离散度监测试验

检测项目

电化学特性检测:

  • 跨壁复极离散度:离散系数CV(≤5%,参照IEC62660)
  • 容量一致性:容量偏差(±2%)、库仑效率(≥99.5%)
结构均匀性检测:
  • 电极厚度离散度:厚度标准差(≤10μm)、表面粗糙度(Ra≤0.5μm)
  • 孔隙率分布:孔隙率偏差(±1%)、孔径均匀性(CV≤10%)
循环性能检测:
  • 循环寿命离散度:容量保持率(≥80%at500cycles)、阻抗增长(≤10%)
  • 倍率性能离散度:高倍率放电容量(≥95%at5C)
安全特性检测:
  • 热稳定性离散度:热失控温度(≥180°C)、热扩散系数(偏差±0.5W/mK)
  • 短路响应离散度:电流峰值(≤100A,参照JianCe1642)
材料成分检测:
  • 活性物质分布:含量偏差(±0.5wt%)、粘结剂覆盖度(≥95%)
  • 杂质含量:金属离子浓度(≤10ppm)、水分残留(≤50ppm)
界面特性检测:
  • SEI膜均匀性:膜厚标准差(≤5nm)、界面阻抗(偏差±5%)
  • 电化学谱离散度:CV峰电位差(≤10mV)、EIS拟合误差(≤2%)
机械性能检测:
  • 粘附力离散度:剥离强度(≥10N/cm)、弯曲韧性(无裂纹)
  • 压缩强度:强度均值(≥20MPa)、离散系数(CV≤8%)
环境适应性检测:
  • 温度循环离散度:容量衰减(≤5%)、低温性能(≥85%at-20°C)
  • 湿度影响:水蒸气渗透率(≤0.01g/m²/day)、腐蚀速率(≤0.1mm/year)
微观结构检测:
  • 颗粒尺寸离散度:平均粒径(10-50μm)、分布宽度(PDI≤0.2)
  • 晶体结构均匀性:晶格参数偏差(±0.01Å)、相含量(偏差±1%)
电化学谱分析检测:
  • 阻抗谱离散度:高频电阻(≤10mΩ)、弛豫时间(偏差±5%)
  • 恒电流间歇滴定:扩散系数(≥10⁻¹⁰cm²/s)、滴定离散度(CV≤3%)

检测范围

1.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:涵盖NMC、LFP等体系,检测重点为电极浆料涂布离散度、活性物质分布均匀性及循环性能一致性评估

2.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:包括石墨、硅基复合材料,检测侧重于电极厚度离散度监控、界面SEI膜均匀性及容量衰减分析

3.全电池组装产品:成品锂离子电池,重点检测跨壁复极离散度对整体容量偏差、阻抗匹配及安全风险的影响

4.固态电池电极组件:固态电解质界面体系,检测重点为固态-电极界面离散度、离子传导均匀性及机械稳定性评估

5.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:碳基或混合材料,侧重电极孔隙率离散度监控、高频响应一致性及循环寿命离散分析

6.燃料电池催化电极:Pt/C或非贵金属催化剂,检测重点为催化剂分布离散度、三相界面均匀性及电化学活性面积偏差

7.钠离子电池电极体系:硬碳或层状氧化物,检测侧重于钠离子嵌入离散度、电极结构稳定性及倍率性能一致性

8.锂硫电池正极组件:硫复合电极,重点检测硫分布离散度、多硫化物扩散均匀性及循环容量衰减分析

9.柔性可穿戴电池组件:弯曲电极结构,检测重点为机械变形下离散度变化、界面接触电阻一致性及柔性耐久性评估

10.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电极:高压正极匹配锂负极,侧重电极-电解质界面离散度监控、枝晶生长均匀性及安全性能离散分析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IEC62660-2:2018锂离子电池电极性能测试(离散度评估)
  • ASTMFXXXX-2022电池材料离散度测量方法(厚度均匀性)
  • ISO12405-4:2021电化学储能系统离散度分析(循环寿命)
国家标准:
  • GB/T31484-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电极离散度试验(参数设定差异:GB要求温度范围-40°C至80°C,ISO默认室温)
  • GB/T36276-2018电池材料孔隙率检测(方法差异:GB使用压汞法,ASTM采用气体吸附法)
  • GB/T31467.3-2015电池安全性能测试(差异说明:GB短路测试电流阈值更低,IEC规定更高响应速度)

检测设备

1.电化学工作站:Gamry1010E型(电流范围100pA-1A,电位精度±0.1mV)

2.扫描电子显微镜:HitachiSU8000型(分辨率0.8nm,放大倍数1000x-1000000x)

3.电池测试系统:ArbinBT2000型(通道数128,电压范围0-5V)

4.X射线衍射仪:BrukerD8型(角度精度0.001°,扫描速度0.02°/s)

5.厚度测量仪:MitutoyoLitematic型(精度0.1μm,测量范围0-10mm)

6.阻抗分析仪:KeysightE4990A型(频率范围20Hz-120MHz,阻抗精度±0.1%)

7.热分析仪:NETZSCHSTA449型(温度范围RT-1500°C,加热速率0.1-50K/min)

8.循环测试箱:BinderKBF型(温度控制-40°C至150°C,湿度范围10-98%RH)

9.拉力测试机:Instron3369型(载荷范围0.02-500N,位移分辨率0.1μm)

10.激光粒度分析仪:MalvernMastersizer3000型(粒径范围0.01-3500μm,重复性±0.5%)

11.水分分析仪:MettlerToledoC30型(检测限0.1μg,加热温度105°C)

12.真空干燥箱:MemmertVO500型(真空度10⁻³mbar,温度稳定性±0.1°C)

13.恒电位仪:Bio-LogicVSP型(电位范围±10V,电流分辨率1nA)

14.三维轮廓仪:ZygoNewView型(垂直分辨率0.1nm,扫描面积10mmx10mm)

15.气相色谱仪:Agilent7890B型(检测限0.1ppm,柱温范围-80°C至450°C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跨壁复极离散度监测试验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