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生物制品宿主蛋白残留过敏原分析

检测项目

残留蛋白定量检测:

  • 总HCP含量:检测限≤1ppm、线性范围0.1-100ng/mL(参照ICHQ6B)
  • 特异性过敏原丰度:相对丰度偏差±5%、分子量确认精度≥95%(参照USP<1132>)
  • 非目标蛋白残留:定量限≤0.5ng/mg、回收率85-115%(参照中国药典2020)
免疫原性评估:
  • T细胞活化试验:刺激指数≥2.0、增殖响应率≥80%(参照ISO10993-10)
  • IgE结合能力:EC50值测定、亲和力常数Kd≤10nM(参照FDA指导原则)
  • 组胺释放测定:释放量≤10ng/mL、阳性对照响应率≥90%
纯度分析:
  • SDS-PAGE纯度:单条带占比≥95%、条带分辨率≤1kDa(参照GB/T16886-2017)
  • SEC-HPLC纯度:聚集物≤1.0%、单体峰面积≥98%(参照EP2.2.46)
  • RP-HPLC纯度:杂质峰≤0.5%、保留时间偏差±0.1min
过敏原特异性检测:
  • ELISA定量:灵敏度0.01ng/mL、板内变异系数≤10%(参照ISO17025)
  • WesternBlot鉴定:检测限≤0.1ng、膜转移效率≥90%(参照GB/T34796-2017)
  • 质谱靶向分析:覆盖率≥95%、质量精度≤2ppm
稳定性测试:
  • 加速降解研究:温度40°C、时间28天、降解率≤5%(参照ICHQ1A)
  • 冷冻-解冻循环:循环次数≥3、活性保留≥90%(参照USP<659>)
  • 长期储存试验:温度-20°C、时间24个月、纯度变化≤2%
生物学功能评估:
  • 细胞毒性试验:IC50值测定、存活率≥80%(参照ISO10993-5)
  • 过敏原活性:组胺阈值≤50ng/mL、响应曲线斜率≥0.5(参照EP5.2.3)
  • 补体激活测试:激活率≤10%、阴性对照响应率≥95%
宿主细胞DNA残留:
  • qPCR定量:检测限≤10pg/dose、扩增效率90-110%(参照中国药典2020)
  • 荧光定量:阈值循环数Ct≤35、标准曲线R²≥0.99(参照GB/T34777-2017)
  • 凝胶电泳确认:片段大小100-1000bp、分辨率≤50bp
内毒素检测:
  • LAL法:限值≤5EU/mg、阳性对照恢复率50-200%(参照USP<85>)
  • 动力学浊度法:反应时间≤60min、灵敏度0.005EU/mL(参照GB/T14233-2008)
蛋白质序列验证:
  • LC-MS/MS鉴定:序列覆盖率≥95%、肽段匹配数≥10(参照ICHQ6B)
  • Edman降解:N端序列确认、精度≥99%(参照EP2.2.63)
  • 圆二色谱分析:α-螺旋含量偏差±5%、波长范围190-260nm
微生物安全:
  • 无菌测试:培养时间14天、阴性对照无菌率100%(参照USP<71>)
  • 支原体检测:PCR法、检测限≤10CFU/mL(参照ISO17025)
  • 生物负载监测:菌落计数≤10CFU/g、回收率≥70%

检测范围

1.重组治疗性蛋白:涵盖胰岛素、干扰素等产品,重点检测宿主蛋白残留对生物活性的干扰及免疫原性风险。

2.单克隆抗体:包括IgG1、IgG4亚型,侧重Fc区相关过敏原分析和聚集物控制。

3.疫苗产品:如重组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,检测HCP残留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及过敏性阈值。

4.细胞治疗产品:涉及CAR-T细胞和干细胞制品,评估宿主蛋白残留对细胞增殖和安全性的影响。

5.基因治疗载体:如AAV和慢病毒载体,分析上游细胞残留蛋白的定量及序列特异性。

6.血液制品:包括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,检测血浆来源宿主蛋白的残留水平和过敏原性。

7.诊断试剂:涵盖抗原和抗体试剂,重点纯度验证及非特异性结合检测。

8.酶制剂:如溶栓酶和消化酶,侧重活性保留与过敏性关联分析。

9.融合蛋白:如Fc融合蛋白和细胞因子融合体,评估结构完整性及残留杂质影响。

10.肽类药物:包括合成肽和修饰肽,检测杂质蛋白含量及免疫原性风险。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ICHQ6B生物技术产品测试规范:定义HCP残留限值及免疫原性评估框架
  • USP<1132>残留宿主细胞蛋白检测:规定ELISA和质谱方法参数
  • ISO10993-10医疗器械免疫原性试验:涵盖T细胞活化与过敏原性测试流程
  • EP2.2.46尺寸排阻色谱法:详细SEC-HPLC纯度分析步骤
  • ISO17025检测方法验证:要求灵敏度、特异性等参数验证
国家标准:
  •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制品:规定总HCP检测限及无菌测试条件
  • GB/T34796-2017蛋白质印迹法:规范WesternBlot鉴定步骤及精度要求
  • GB/T16886-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:包括细胞毒性及过敏原性试验方法
  • GB/T14233-2008内毒素检测:详述LAL法操作及校准标准
  • GB/T34777-2017qPCR定量方法:定义DNA残留检测参数及验证流程
方法差异说明:ICHQ6B与GB/T标准在残留限值设定上存在差异(如ICH要求检测限≤1ppm,GB/T允许≤2ppm);USP<1132>和EP标准在ELISA板内变异系数要求不同(USP规定≤15%,EP为≤10%);ISO10993-10与GB/T16886-2017在T细胞试验刺激指数阈值上略有调整(ISO建议≥2.0,GB/T为≥1.8)。

检测设备

1.三重四极杆质谱仪:ThermoQExactiveHF-X(分辨率>240,000,质量精度≤2ppm)

2.酶标仪:BioTekSynergyH1(波长范围200-999nm,吸光度精度±0.005)

3.高效液相色谱系统:Agilent1260InfinityII(流速范围0.001-10mL/min,压力限600bar)

4.电泳系统:Bio-RadMini-PROTEANTetra(电压范围10-500V,凝胶尺寸8x10cm)

5.蛋白印迹成像仪:LI-COROdysseyCLx(灵敏度0.1ng,动态范围4logs)

6.实时荧光定量PCR仪:AppliedBiosystems7500Fast(循环数40,温控精度±0.1°C)

7.流式细胞仪:BDFACSCelesta(通道数18,检测速率10,000事件/秒)

8.高速离心机:Eppendorf5430R(转速15,000rpm,最大容量6x85mL)

9.冷冻干燥机:LabconcoFreeZone(温度范围-50°C至40°C,真空度≤0.1mbar)

10.恒温培养箱:MemmertIN110(温度范围0-80°C,均匀性±0.5°C)

11.倒置显微镜:OlympusBX53(放大倍数40-1000x,分辨率0.22μm)

12.紫外可见光谱仪:AgilentCary3500(波长准确度±0.1nm,扫描速度2400nm/min)

13.生物反应器:SartoriusBIOSTAT(容量5L,pH控制精度±0.05)

14.CO2培养箱:ThermoFisherHeracell150i(CO2控制范围0-20%,湿度精度±3%)

15.微孔板清洗器:BioTekELx405(精度±2μL,清洗速度30秒/板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生物制品宿主蛋白残留过敏原分析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