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且粗检测
检测项目
1.粒径分布:D10-D90区间值测量(0.1μm-500μm)2.纤维直径:单丝直径离散系数≤15%(1-200μm)3.孔隙率:开孔/闭孔占比分析(精度0.5%)4.表面粗糙度:Ra/Rz参数测定(0.01-100μm量程)5.晶粒尺寸:EBSD法测定平均晶径(10nm-500μm)
检测范围
1.金属粉末:钛合金/铝合金增材制造原料2.碳纤维复合材料:T300-T1100级预浸料3.高分子薄膜:锂电池隔膜/包装材料4.陶瓷基体:氮化硅/氧化锆结构件5.矿物填料:碳酸钙/滑石粉改性材料
检测方法
1.ASTMB822-20: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2.ISO9073-10:2019:显微图像法纤维直径测定3.GB/T24586-2009:压汞法孔隙结构测试4.ISO4287:1997:触针式表面形貌测量5.GB/T6394-2017:金相法晶粒度评级
检测设备
1.MalvernMastersizer3000:激光粒度仪(0.01-3500μm)2.HitachiSU5000场发射电镜:分辨率1nm@15kV3.MicromeriticsAutoPoreV9600:压汞仪(3.6nm-950μm)4.BrukerContourGT-K1:白光干涉粗糙度仪(0.1垂直分辨率)5.OlympusGX53金相显微镜:1500放大带EBSD模块6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50kN载荷精度0.5%7.NetzschSTA449F5:同步热分析仪(TG-DSC联用)8.Agilent7900ICP-MS:元素分析检出限0.1ppb9.ZeissAxioImagerM2m:自动晶粒度分析系统10.KeyenceVHX-7000数码显微镜:20-6000连续变倍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