熔点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实验
检测项目
热性能分析:
- 熔点测定:峰温(Tm)、起始熔点温度(参照ISO 11357-3)
- 玻璃化转变:转变温度(Tg)、热容变化(ΔCp)
- 结晶温度:结晶峰温(Tc)、过冷度
- 熔融行为:熔融焓(ΔHm)、峰面积积分
- 固-固转变:相变温度(Ttr)、焓变计算
- 多晶型分析:转变温度差值(ΔT)
- 杂质含量:熔点下降幅度(参照ASTM E794)
- 纯度指数:范德华方程计算(纯度≥99.5%)
- 共晶点验证:共晶温度(Te)
- 氧化诱导期:起始氧化温度(OOT)
- 氧化峰值:放热峰温(参照ISO 11357-6)
- 稳定时间:氧化时间间隔
- 固化温度:放热峰温(Tcure)
- 反应焓:焓变值(ΔH)
- 固化度:未固化残留率(≤5%)
- 结晶速率:峰值时间(t_p)
- 活化能: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(Ea)
- 成核特性:成核温度(Tn)
- 分解温度:起始分解点(Td)
- 热失重:重量损失率(ΔW)
- 稳定性指数:分解焓(ΔHd)
- 多态性转变:晶型转变温度(Tpoly)
- 兼容性测试:混合熔点变化
- 溶解行为:熔融热容偏差
- 熔融指数:流动温度(Tf)
- 分子量影响:熔融峰宽
- 结晶度:结晶焓比值(≥40%)
- 共晶熔点:共晶温度(Teu)
- 相图验证:冷却曲线分析
- 热处理效果:再结晶温度(Tr)
检测范围
1. 聚合物材料: 涵盖聚乙烯、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,重点检测熔融行为和分子链运动特性。
2. 药物化合物: 包括活性药物成分(API),检测熔点多态性和晶型稳定性。
3. 金属合金: 如焊料和铝合金,强调共晶点验证和相变温度精确测定。
4. 食品添加剂: 如脂肪和乳化剂,侧重熔点变化和热稳定性评估。
5. 陶瓷材料: 包括氧化物陶瓷,检测烧结温度和相变特性。
6. 生物材料: 如蛋白质和酶,重点分析变性温度和热稳定性。
7. 润滑剂: 包括油脂和合成油,检测滴点和氧化诱导期。
8. 涂料与树脂: 如环氧树脂,聚焦固化反应温度和焓变测量。
9. 电子材料: 如焊膏和封装材料,侧重回流特性和热膨胀行为。
10. 纳米材料: 包括纳米颗粒和复合材料,检测尺寸效应和热性能变异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11357-1:2022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通则
- ASTM E794-18 熔点标准测试方法
- ISO 11357-3:2018 熔融和结晶温度测定
- ASTM E967-18 温度校准方法
- ISO 11357-6:2018 氧化诱导期测定
- GB/T 19466.1-2022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通则
- GB/T 19466.3-2022 熔融和结晶温度测定
- GB/T 2918-2020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
- GB/T 4338-2021 金属材料热分析方法
检测设备
1. 差示扫描量热仪: DSC-8000型(温度范围-170°C至700°C,精度±0.1°C)
2. 温度校准装置: TC-200型(校准精度±0.01°C,参照ASTM E967)
3. 样品封装系统: SE-300型(封装压力0.5-2.0MPa,惰性气体控制)
4. 数据处理工作站: DSC Analyzer Pro(数据分析软件,支持ISO 11357协议)
5. 恒温水浴单元: WB-150型(温度稳定性±0.05°C,循环流量5L/min)
6. 气体氛围控制器: GC-100型(气体纯度99.999%,流量范围10-100mL/min)
7. 精密电子天平: BA-5000型(称量范围0.1mg-100g,精度±0.01mg)
8. 液氮冷却系统: LN-400型(冷却速率达50°C/min,温度下限-196°C)
9. 参比物容器: RC-50型(材质铂金,热容匹配误差≤1%)
10. 数据采集模块: DAQ-200型(采样频率100Hz,分辨率16位)
11. 热流传感器: HF-300型(灵敏度0.1μW,线性范围±50mW)
12. 温度控制器: TCU-150型(PID控制精度±0.05°C)
13. 试样制备工具: SP-100型(切割精度±0.1mm,样品质量5-20mg)
14. 惰性气体发生器: IG-500型(输出纯度99.999%,露点-70°C)
15. 热分析软件: Thermal Suite Pro(支持动力学计算,符合ISO 11357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