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冲击性能检测
检测项目
冲击韧性测试:
- 缺口冲击强度:冲击能量值(kJ/m²,参照ISO 179-1:2022)、断裂模式(脆性/韧性)
- 无缺口冲击强度:最大冲击力(N)、能量吸收率(%)
- 低温冲击性能:冲击功保留率(≥80%)
- 冲击强度:冲击峰值载荷(kN,参照ASTM D256-10)、应变速率(s⁻¹)
- 断裂韧性:临界应力强度因子(KIC,MPa√m)、裂纹扩展速率
- 能量衰减:冲击后模量保留值(%)
- 屈服冲击强度:屈服点冲击能量(J)、屈服应变(%)
- 塑性区尺寸:变形区宽度(mm)、残余应力分布
- 冲击后回弹:恢复率(≥60%)
- V型缺口冲击:缺口深度(2mm标准)、冲击功偏差(±5%)
- U型缺口冲击:缺口半径(1mm)、断裂延伸率(%)
- 多轴冲击:缺口角度(45°/90°)
- 冲击速度:100-5000mm/min、加速度响应(g)
- 断裂时间:毫秒级响应、裂纹起始点
- 能量耗散:热生成率(W/mm²)
- 低温冲击:-40℃至23℃冲击功(J)、玻璃化转变点检测
- 高温冲击:80℃冲击强度保留率(≥70%)
- 湿度影响:饱和湿度下冲击能量衰减(%)
- 循环冲击寿命:循环次数(≥10⁴次)、疲劳极限(MPa)
- 冲击后疲劳强度:残余强度(%)
- 裂纹扩展阈值:ΔKth(MPa√m)
- 断裂面观察:断口形貌(SEM分析)、缺陷分布
- 结晶度影响:结晶百分比(%)、冲击韧性相关性
- 分子链取向:取向角(°)、能量吸收机制
- 增强纤维冲击:纤维含量(wt%)、界面粘结强度(MPa)
- 填充剂影响:填充率(%)、冲击模量变化
- 层压结构:层间剥离能量(J/m²)
- 冲击功一致性:批次偏差(≤10%)、标准测试条件
- 安全阈值:最小冲击强度(kJ/m²)
- 数据可重复性:测试误差范围(±3%)
检测范围
1. 聚乙烯(PE): 涵盖LDPE至HDPE牌号,重点检测低温缺口冲击韧性和环境应力开裂性能
2. 聚丙烯(PP): 均聚物与共聚物类型,侧重高速冲击下的强度衰减和断裂延伸率
3. 聚氯乙烯(PVC): 硬质与软质PVC,检测冲击后塑性变形和增塑剂迁移影响
4. 聚酰胺(PA): 包括PA6、PA66等,重点评估湿度环境下的冲击能量吸收和缺口敏感性
5. 聚碳酸酯(PC): 透明与改性PC,检测高冲击强度保留率和低温脆性点
6. 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(ABS): 通用与高抗冲ABS,侧重多轴冲击性能和橡胶相分布分析
7. 热塑性聚酯(PBT/PET): 工程级PBT和PET,检测结晶度对冲击韧性影响和高温冲击稳定性
8. 聚苯乙烯(PS): GPPS与HIPS类型,重点评估无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模式转变
9. 热塑性弹性体(TPE): TPV与TPU类别,检测动态冲击下的回弹性能和疲劳寿命
10. 工程塑料复合材料: 玻璃纤维增强PP/PA,侧重层间冲击强度和填充剂界面粘结评估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179-1:2022 塑料-摆锤冲击性能测定
- ASTM D256-10 塑料缺口冲击强度标准试验方法
- ISO 8256:2023 塑料拉伸冲击试验
- ASTM D6110-21 塑料缺口冲击试验标准规程
- ISO 6603-2:2022 塑料多轴冲击性能测试
- GB/T 1843-2008 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试验方法
- GB/T 1043.1-2021 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测定
- GB/T 9341-2022 塑料弯曲冲击试验
- GB/T 5470-2021 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
- GB/T 24139-2021 塑料低温冲击试验规程
检测设备
1. 摆锤冲击试验机: Zwick HIT50P型(冲击能量范围0.5-50J,精度±0.5%)
2. 落锤冲击试验仪: Instron 9250HV型(落锤高度0.5-2m,载荷范围10-500kg)
3. 高速摄像冲击系统: Shimadzu HPV-X2型(帧率1,000,000fps,分辨率1280x1024)
4. 万能材料试验机: MTS Criterion 45型(动态载荷范围0.01-100kN,应变控制精度0.1%)
5. 低温冲击试验箱: Thermotron SM-32型(温度范围-70℃至150℃,降温速率10℃/min)
6. 环境模拟冲击装置: Weiss Technik WT 3/40型(湿度范围10-95%RH,冲击速度可调)
7. 缺口制备设备: Ray-Ran RR/MT型(缺口深度精度±0.02mm,符合ISO 179标准)
8. 断裂分析显微镜: Keyence VHX-7000型(放大倍数20-5000x,3D表面重建)
9. 动态机械分析仪: TA Instruments DMA 850型(频率范围0.01-200Hz,温度扫描-150℃至600℃)
10. 冲击能量校准仪: Hegewald PSD 30型(冲击功校准范围1-100J,误差±0.2%)
11. 多轴冲击测试台: Tinius Olsen 66型(冲击角度0-90°可调,载荷传感器精度0.1N)
12. 高温冲击炉: Carbolite Gero HTF 17型(最高温度1200℃,冲击试验同步控制)
13. 疲劳冲击试验机: BOSE ElectroForce 3200型(循环频率0.001-100Hz,载荷波形正弦/方波)
14. 数据采集系统: National Instruments PXIe-8840型(采样率1MS/s,通道数16)
15. 冲击试样切割机: Struers Secotom-50型(切割精度±0.01mm,符合ASTM D256标准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