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

检测项目

层间剪切性能:

  • 层间剪切强度:最大剪切应力(≥50MPa,参照ASTM D2344)、剪切模量(≥15GPa)
  • 短梁剪切测试:失效载荷(kN)、应变速率(0.5-5mm/min)
  • 界面粘附评估:分层面积(≤5%)
拉伸性能:
  • 拉伸强度:极限强度(≥800MPa)、弹性模量(≥70GPa,参照ASTM D3039)
  • 泊松比:材料变形系数(0.25-0.35)
压缩性能:
  • 压缩强度:最大压缩应力(≥700MPa,参照ASTM D6641)
  • 压缩模量:刚度参数(≥60GPa)
弯曲性能:
  • 弯曲强度:三点弯曲载荷(≥600MPa,参照ASTM D790)
  • 弯曲模量:弯曲刚度(≥55GPa)
  • 失效位移:极限变形量(≤2mm)
冲击性能:
  • 冲击强度:夏比冲击能(≥30J/m²,参照ASTM D6110)
  • 缺口敏感性:临界应力强度因子(KIC≥10MPa·m¹/²)
热性能:
  • 玻璃化转变温度:Tg值(≥180°C,参照ASTM E831)
  • 热膨胀系数:线性膨胀(ppm/°C,温度范围-50°C至200°C)
湿热性能:
  • 湿态剪切保留率:强度保留(≥80%,参照ASTM D5229)
  • 吸湿率:水分含量(≤0.5%)
疲劳性能:
  • 疲劳寿命:循环次数(≥10⁶ cycles,参照ASTM D3479)
  • 应力比:R值(0.1-0.5)
蠕变性能:
  • 蠕变变形:永久应变(≤0.1%,参照ASTM D2990)
  • 蠕变速率:应变变化率(mm/min)
微观结构:
  • 孔隙率:空隙体积(≤1%,参照ASTM E562)
  • 纤维分布均匀性:偏差值(±5%)

检测范围

1.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: 涵盖单向/编织碳纤维层压板,检测重点为界面剪切失效模式和高温环境下的强度衰减。

2.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: 包括E-glass/S-glass体系,侧重湿热循环后的层间粘附性能退化分析。

3.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: 涉及Kevlar基体材料,重点检测冲击载荷下的分层抵抗力和剪切应力分布。

4. 陶瓷基复合材料: 如碳化硅增强陶瓷,检测高温(≥1000°C)剪切稳定性和氧化环境下的界面完整性。

5. 金属基复合材料: 铝/钛基体增强材料,评估循环载荷下的层间疲劳裂纹扩展行为。

6. 热塑性复合材料: 聚醚醚酮等体系,侧重熔融加工过程中的层间粘附缺陷量化。

7. 纳米增强复合材料: 碳纳米管改性材料,检测微观尺度剪切强度和界面增强效果。

8. 夹层结构复合材料: 蜂窝/泡沫核心材料,重点评估核心与面板粘附强度和剪切失效阈值。

9. 预浸料复合材料: 树脂预浸纤维体系,检测固化工艺对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及缺陷控制。

10. 3D打印复合材料: 增材制造部件,评估层间粘附质量和打印参数对剪切强度的相关性。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ASTM D234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短梁剪切强度测试
  • ISO 14130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测定
  • EN 2563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剪切试验方法
国家标准:
  • GB/T 1450.1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
  • GB/T 3356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
  • GB/T 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

检测设备

1. 电子万能试验机: INSTRON 5967型(载荷范围0.01-100kN,精度±0.5%)

2. 环境试验箱: ESPEC PL-3KPH型(温度范围-70°C至180°C,湿度控制10-98%RH)

3. 显微镜系统: KEYENCE VHX-7000型(放大倍数20x-5000x,景深20mm)

4. 热分析仪: PERKINELMER DSC 8000型(温度精度±0.1°C,升温速率0.1-100°C/min)

5. 冲击试验机: CEAST 9050型(冲击能量0.5-50J,摆锤速度3.5m/s)

6. 疲劳试验系统: MTS 810型(频率范围0.1-100Hz,载荷容量±25kN)

7. 蠕变试验机: SHIMADZU AG-X型(温度控制±1°C,应变分辨率0.1μm)

8. 湿度控制箱: THERMOTRON SM-32型(湿度稳定性±2%RH,容量300L)

9. 光谱分析仪: BRUKER TENSOR II型(波长范围4000-400cm⁻¹,分辨率0.5cm⁻¹)

10. 超声检测设备: OLYMPUS EPOCH 650型(频率1-30MHz,缺陷检测精度0.1mm)

11. CT扫描系统: GE PHOENIX V|TOME|X型(分辨率5μm,扫描速度10mm/s)

12. 激光扫描仪: FARO FOCUS S350型(扫描精度±1mm,范围0.6-350m)

13. 动态力学分析仪: TA INSTRUMENTS DMA 850型(频率0.01-200Hz,温度范围-150°C至600°C)

14. 万能材料试验机: ZWICK Z050型(载荷0.5-50kN,十字头速度0.001-1000mm/min)

15. 高温炉系统: CARBOLITE GERO HTRH型(最高温度1700°C,升温速率10°C/min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