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侵蚀炉形检测

检测项目

热震稳定性:ΔT=1300℃→室温循环,20次后残余强度≥65%

高温体积稳定性:1600℃×24h,线变化率≤±0.5%

化学侵蚀速率:模拟熔渣环境(CaO/SiO₂=1.2),1550℃×8h侵蚀深度≤3mm

抗渗透指数:CO₂渗透量≤0.15g/cm²·h(GB/T 3007-2017)

荷重软化温度:0.2MPa载荷下变形4%的温度≥1650℃

检测范围

耐火砖:高铝砖、镁铬砖、刚玉莫来石砖等窑炉主体结构材料

不定形耐火材料:浇注料、可塑料、喷涂料等异形部位修补材料

金属合金内衬:镍基高温合金、钴基耐磨涂层等特殊工况材料

陶瓷纤维制品:硅酸铝纤维模块、纳米微孔隔热板等轻质隔热材料

复合防护结构:梯度功能材料(FGM)、金属陶瓷复合衬板等新型材料体系

检测方法

静态坩埚法(ASTM C768-20):定量熔渣与试样在梯度温度场作用下的界面反应

旋转侵蚀试验(ISO 20292:2021):模拟熔体动态冲刷,转速0-150rpm可调

激光热震试验(EN 993-11:2020):采用5kW CO₂激光器实现200℃/s急速温变

高温XRD分析(JIS R 1653:2022):原位观测1200-1600℃相变过程

三维渗透成像(ASTM C1545-20):μCT扫描分辨率达5μm的微观结构演变

检测设备

高温热震试验炉:Nabertherm RHTH 120-300/18,最高温度1800℃±3℃,升温速率40℃/min

熔渣侵蚀模拟系统:RHI Magnesita RSES-Ⅲ,多轴机械臂控制侵蚀角度±15°

高温激光导热仪:Netzsch LFA 467 HyperFlash®,导热系数测量范围0.1-2000 W/(m·K)

环境扫描电镜:FEI Quanta 650 FEG,配备牛津X-MaxN 150能谱仪

多场耦合试验机:Instron 8862,同步施加温度(RT-1600℃)+应力(0-50kN)+腐蚀介质

技术优势

具备CNAS(注册号L12345)和CMA(2023005678)双重认证资质

拥有工业窑炉热力场模拟平台,可复现实际工况温度梯度(±1.5%)和气氛波动(O₂浓度0.1-21%可控)

检测数据通过ILAC-MRA国际互认,出具中/英/德三语检测报告

自主开发ErosionSim 3.0软件系统,实现侵蚀深度与时间的三维可视化预测

配置ISO/IEC 17025:2017标准质量体系,检测过程全程录像可追溯

侵蚀炉形检测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