层状共晶体检测
检测项目
1. 层间距测量:采用SEM/TEM测定纳米级层厚(50-500 nm),精度±1.5 nm
2. 界面结合强度测试:通过微力学探针测定剥离强度(10-200 MPa)
3. 元素扩散深度分析:EDS线扫描测定扩散区宽度(5-50 μm)
4. 晶体取向偏差角测定:EBSD分析相邻层间取向差(0.5°-15°)
5. 热稳定性评估:TG-DSC联用测定相变温度(300-1200℃)
检测范围
1. 高温合金:Ni基/Nb基共晶合金叶片材料
2. 光电复合材料:PbTe/Sb2Te3热电转换器件
3. 电子封装材料:Al-Si/SiC梯度共晶体系
4. 核反应堆材料:U-Zr/U-Mo燃料包壳材料
5. 生物医用材料:Ti-ZrO2人工骨复合材料
检测方法
1. ASTM E112-13 金属材料晶粒度测定标准
2. ISO 14577-1:2015 仪器化压痕硬度测试
3. GB/T 13298-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4. ASTM E384-22 材料显微硬度测试标准
5. ISO 16700:2016 SEM图像校准规范
检测设备
1. 场发射扫描电镜:JEOL JSM-7900F(分辨率0.8 nm)
2. 透射电子显微镜:FEI Talos F200X(STEM模式0.16 nm)
3. 聚焦离子束系统:Thermo Scientific Helios G4 UX(30 kV Ga+离子源)
4. X射线能谱仪:Oxford Instruments X-MaxN 150(探测面积150 mm²)
5. 纳米压痕仪:Keysight G200(最大载荷500 mN)
6. 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:Bruker eFlash FS(分辨率0.05°)
7. 同步热分析仪:NETZSCH STA 449 F5(最高温度1600℃)
8. X射线衍射仪:Rigaku SmartLab SE(Cu靶λ=0.15406 nm)
9. 原子探针断层扫描仪:CAMECA LEAP 5000XR(质量分辨率m/Δm≥2000)
10.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Olympus LEXT OLS5000(垂直分辨率0.01 μ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