烧蚀疗法检测
检测项目
1.热分解温度(Td):测定材料开始发生化学分解的温度点(300-800℃)
2.质量损失率(MLR):高温暴露后质量变化百分比(0.1mg精度)
3.线烧蚀率(LAR):单位时间厚度减少量(0.01-5mm/s量程)
4.表面碳化层厚度:烧蚀后残留碳层测量(分辨率1μm)
5.热导率变化:高温前后导热系数对比(测试范围0.1-20W/mK)
检测范围
1.聚合物基复合材料:酚醛树脂/碳纤维复合材料
2.陶瓷基复合材料:碳化硅/碳纤维增强陶瓷
3.烧蚀涂层材料:氧化锆基热障涂层
4.弹性体密封材料:氟橡胶/硅橡胶制品
5.金属基复合材料:钨铜合金抗烧蚀部件
检测方法
1.ASTME285-08(2020):氧化诱导期测定标准
2.ISO2685:1998:航空器部件燃烧试验规程
3.GB/T32382-2015:烧蚀材料线烧蚀率测试方法
4.ASTME457-08:脉冲加热法热扩散率测试
5.GB/T3074.1-2016:石墨电极氧化性测定
检测设备
1.热重分析仪(TGA5500):测量质量损失率与热分解温度
2.氧乙炔烧蚀试验机(AST-2000):模拟3000℃高温燃气流环境
3.激光导热仪(LFA467HyperFlash):测试热扩散系数变化
4.显微红外热像仪(FLIRX8500sc):实时监测表面温度场分布
5.三维形貌仪(ContourGT-K1):测量碳化层表面粗糙度(0.1nm分辨率)
6.等离子体炬试验台(PT-50M):产生5000K高温等离子体射流
7.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(HT-1000):评估烧蚀后材料摩擦系数变化
8.X射线衍射仪(X'Pert3MRD):分析相组成演变过程
9.扫描电镜(SEMSU5000):观察微观结构损伤形貌
10.质谱联用系统(QMS403D):实时分析热解气体成分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