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抗生素耐药性测试

检测项目

药敏试验:

  • 最小抑菌浓度(MIC):数值型结果(μg/mL),判定标准参照CLSIM100-S33
  • 纸片扩散法:抑菌圈直径精确至0.1mm(如头孢他啶≥21mm为敏感)
  • E试验:MIC梯度测试(浓度范围0.002-32μg/mL)
β-内酰胺酶检测:
  • ESBLs表型确认:头孢噻肟/克拉维酸增效≥5mm(CLSIM07-A11)
  • AmpC酶检测:三维试验抑菌圈变形(标准WS/T497-2017)
碳青霉烯酶检测:
  •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(mCIM):美罗培南抑菌圈≤15mm为阳性
  • CarbaNP试验:比色法pH值变化(ISO20776-2:2021)
万古霉素耐药性:
  • 梯度浓度琼脂筛选:菌落生长浓度≥8μg/mL(EUCASTv13.0)
  • vanA/vanB基因PCR检测:扩增产物≥100bp(引物特异性≥99%)
结核分枝杆菌耐药:
  • MGIT960系统:利福平生长单位≥100(参照WHO/GL/TB)
  • 线性探针杂交:rpoB基因突变检出限1%
真菌药敏试验:
  • 酵母微量稀释法:氟康唑MIC≥4μg/mL(CLSIM27-A3)
  • 丝状真菌E试验:折点判定间距±1梯度
联合药敏试验:
  • 棋盘稀释法:部分抑菌浓度指数(FIC≤0.5)
  • 时间杀菌曲线:CFU降低≥2log10
生物膜耐药性:
  • 结晶紫定量:OD570≥0.5(参照ASTME2562-17)
  • 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(MBEC):≥8×MIC值
质粒介导耐药:
  • 接合转移试验:接合子筛选浓度≥32μg/mL
  • 质粒电泳图谱:超螺旋结构完整性≥90%
适应性耐药评估:
  • 持久菌检测:抗生素暴露后CFU下降斜率≤0.2
  • 耐药突变频率:突变率≥10-8(波动范围±0.5log)

检测范围

1.临床分离菌株:血液/尿液/痰液样本,重点检测ESKAPE病原体(肺炎克雷伯菌、铜绿假单胞菌等)的多重耐药表型

2.食品动物源菌株:畜禽肠道及肉类样本,侧重tetM/qnrS等可转移耐药基因筛查

3.环境微生物:水体和土壤样本,关注碳青霉烯酶基因(blaNDM/blaKPC)环境传播

4.食品污染物:生乳和即食食品,检测沙门氏菌/弯曲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

5.益生菌制品:乳酸杆菌/双歧杆菌,排除ermB/tetW耐药基因转移风险

6.医疗器械生物膜:导管/植入物表面,测定生物膜状态下的抗生素渗透性

7.抗感染新材料:抗菌涂层/纳米材料,评估长期使用后诱导耐药性风险

8.兽医临床样本:养殖场分离菌,监测黏菌素耐药基因mcr-1变异

9.制药中间体:抗生素原料药,验证亚抑制浓度耐药诱导效应

10.基因编辑菌株:CRISPR-Cas9改造菌,评估基因敲除后耐药性变化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CLSIM07-A11需氧菌稀释法药敏试验
  • EUCAST13.0抗生素折点判定标准
  • ISO20776-1:2019实验室药敏测试基本要求
  • FDABAMChapter23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检测
国家标准:
  • WS/T639-2018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技术标准
  • GB4789.43-2020食品安全微生物学耐药性测定
  • YY/T1726-2020细菌β-内酰胺酶检测试剂盒
  • SN/T5364.1-2022出口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
方法差异说明:CLSI与EUCAST对头孢唑啉折点差异达2倍(CLSI≤8μg/mLvsEUCAST≤1μg/mL);WS/T标准要求ESBLs确认试验必须包含头孢他啶/头孢噻肟双底物

检测设备

1.全自动药敏仪:VITEK2Compact(检测卡种类≥20种,孵育温度35±0.5℃)

2.微生物比浊仪:DensimatBioMérieux(麦氏标准0.08-0.1,精度±0.01McF)

3.PCR扩增仪:ThermoCyclerPro(升降温速率6℃/s,温控精度±0.2℃)

4.电泳成像系统:GelLogic212Pro(紫外透射波长302nm,像素密度6.5MP)

5.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仪:MALDI-TOFMS(质量范围2-20kDa,分辨率≥30000)

6.荧光定量PCR仪:QuantStudio7Pro(检测通道≥5色,灵敏度1拷贝/μL)

7.恒温培养振荡箱:Innova44R(转速范围30-300rpm,温度均一性±0.3℃)

8.自动菌落计数仪:ProtoCOL3(计数范围5-5000CFU,识别误差≤3%)

9.全自动核酸提取仪:MagCoreHF16(通量1-16样本,DNA回收率≥95%)

10.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LSM900(Z轴分辨率0.2μm,活细胞成像时长≥72h)

11.生物膜分析仪:BioFlux1000Z(剪切力范围0-20dyn/cm²,微流控通道≥24)

12.超低温冷冻离心机:CR22N(最大RCF100,000×g,温控范围-20℃至40℃)

13.厌氧培养工作站:DG250(氧浓度≤0.1%,湿度控制≥95%)

14.数字PCR系统:QIAcuity(分区数26,000,绝对定量误差±5%)

15.高通量测序仪:MiSeq(读长2×300bp,单次运行数据量≥15Gb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抗生素耐药性测试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