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纱线异性纤维含量检测
检测项目
纤维定性分析:
- 异物类别鉴定:显微镜形态比对(GB/T 6097-2018)、红外光谱特征峰匹配(ISO 1833-4:2023)
- 混纺纤维识别:偏振光双折射率检测(≥0.005差值)
定量检测:
- 质量百分比:称重法(精度±0.0001g,参照GB/T 2910.11)
- 数量密度:单位面积计数法(ASTM D629-15)
尺寸参数测量:
- 纤维长度:投影仪测量(范围0.1-50mm,误差±0.02mm)
- 直径分布:激光散射法(CV值≤5%)
色度差异评估:
- 色差ΔE值:分光测色仪(CIELAB标准,允差≤1.0)
- 白度指数:蓝光反射率(ISO 2470-2:2008)
力学特性测试:
- 拉伸强度:单纤维强力仪(断裂负荷≥0.2cN/dtex)
- 摩擦系数:纤维摩擦仪(动静摩擦比≤1.5)
热学性能:
- 熔点测定:差示扫描量热仪(升温速率10℃/min)
- 热收缩率:干热收缩测试(180℃×5min,参照GB/T 6505)
化学稳定性:
- 耐酸碱性:质量损失率(5%NaOH浸泡,失重≤3%)
- 溶剂溶解性:二甲苯溶解试验(ISO 1833-21:2019)
分布均匀度:
- 面密度变异系数:图像分析法(Uster%≤2.5)
- 三维分布建模:显微CT扫描(分辨率1μm)
生物源鉴别:
- 动物纤维检测:鳞片结构分析(JIS L 1030-2:2012)
- 植物源确认:纤维素含量测定(≥95%)
污染物筛查:
- 微塑料检测:μ-FTIR光谱(粒径>5μm)
- 重金属残留:原子吸收光谱(Pb≤0.2mg/kg)
检测范围
1. 普梳棉纱:线密度10-80tex,重点检测皮辊轧花引入的丙纶丝含量
2. 精梳棉纱:高支纱(>40S),侧重残留短绒异纤分布均匀性
3. 气流纺纱:OE纱线,聚焦回转部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纤维
4. 环锭纺纱:捻系数300-400,监控导纱钩脱落的人造纤维片段
5. 竹节纱:不规则结构纱,检测粗细节处异纤聚集度
6. 色纺纱:染色棉混纺纱,鉴别着色剂包裹的异物纤维
7. 医用脱脂棉纱:灭菌级产品,严控动物毛羽残留量
8. 蜡光纱线:表面处理纱,分析涂层遮蔽的异纤检出率
9. 混纺包芯纱:涤棉复合纱,量化外包纤维渗透量
10. 再生棉纱:回收原料纱,筛查再生过程中混入的合成纤维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ISO 1130:1975 纺织纤维试验取样方法
- ASTM D7139-20 显微投影法测定纤维直径
- AATCC 20-2022 纤维定性分析
国家标准:
- GB/T 2910.1-2009 二组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
- GB/T 6505-2017 化学纤维长丝热收缩率试验
- FZ/T 01101-2008 纺织品纤维含量测定显微投影法
方法差异说明:ISO 1833系列采用化学溶解法主导定量,而GB/T 2910优先采用物理分离法;ASTM D629要求≥200次取样观测,国标FZ/T 01101规定≥100次
检测设备
1. 显微投影仪:XSP-208型(放大倍数500X,精度±0.2μm)
2.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:Nicolet iS50(波数范围7800-350cm⁻¹,分辨率0.09cm⁻¹)
3. 激光细度仪:OFDA4000(检测速度0.5秒/样品,容量5000纤维)
4. 纤维自动称量系统:Sartorius CPA225D(量程0.01mg-220g,重复性±0.002mg)
5. 扫描电镜:Hitachi SU8010(分辨率1.0nm,加速电压0.5-30kV)
6. 显微CT系统:Bruker Skyscan1272(空间分辨率0.7μm,扫描厚度50mm)
7. 全自动纤维强伸仪:Lenzing Vibrodyn(力值范围0-200cN,夹距10mm)
8. 分光测色仪:Datacolor 850(d/8几何结构,波长间隔10nm)
9. 差示扫描量热仪:METTLER DSC3(温度范围-150~700℃,灵敏度0.04μW)
10. 原子吸收光谱仪: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(检测限0.005μg/mL,石墨炉温度3000℃)
11. 纤维摩擦系数仪:KES-FB4(速度0.1-10mm/s,法向压力0.1-50cN)
12. 自动纤维分析工作站:USTER TESTER 6(检测速度400m/min,异纤识别尺寸>0.3m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