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页头部

防护箱涂层耐刮擦测试

检测项目

基础物理性能:

  • 铅笔硬度:划痕硬度等级(≥9H,参照ASTM D3363)
  • 压痕硬度:显微维氏硬度(HV0.5,载荷500gf)
静态刮擦性能:
  • 临界载荷(Lc):涂层失效起始点(Rockwell C压头,ISO 1518)
  • 划痕形貌:划痕宽度(μm级精度)、边缘堆积高度
动态耐磨性能:
  • 往复刮擦:磨耗量(mg/1000次,CS-10磨头)
  • 循环刮擦:涂层剥落面积率(>5%判定失效)
界面结合强度:
  • 划痕附着力:涂层剥离临界力值(N,划痕仪)
  • 交联密度:固化度(FT-IR峰面积比)
环境适应性:
  • 低温刮擦:-40℃下Lc衰减率(≤15%)
  • 湿热后刮擦:40℃/95%RH处理48h后硬度变化
化学腐蚀后性能:
  • 耐溶剂刮擦:丙酮擦拭后划痕可见度评级
  • 盐雾后刮擦:720h NSS试验后涂层剥离宽度
光学特性变化:
  • 光泽度损失:60°入射角光泽偏差(ΔGU≤10)
  • 色差变化:ΔE*ab值(D65光源)
表面能分析:
  • 接触角:去离子水接触角(≥110°)
  • 表面张力:涂层润湿性(mN/m)
微观损伤分析:
  • 划痕三维形貌:Sa/Sz参数(白光干涉仪)
  • 截面失效:涂层裂纹深度(SEM观测)
加速老化验证:
  • QUV刮擦:300h紫外老化后Lc保持率
  • 热循环刮擦:-40℃~85℃ 50次循环后附着力

检测范围

1. 聚氨酯涂层:检测双组分固化体系的交联密度对划痕回弹性的影响

2. 环氧树脂涂层:重点验证高硬度涂层的脆性断裂阈值

3. 氟碳涂层:评估低表面能特性对刮擦痕迹可视度的改善效果

4. 粉末喷涂涂层:检测200μm以上厚涂层的抗分层性能

5. 纳米复合涂层:分析SiO₂/TiO₂纳米粒子对划痕深度的抑制机制

6. 金属基复合涂层:铝镁合金箱体阳极氧化层的划痕导电性变化

7. 弹性体涂层:硅橡胶涂层的塑性变形恢复率检测

8. 防爆箱特种涂层:导电涂层的刮擦后电阻稳定性(≤10Ω)

9. 防水箱体涂层:刮擦后IPX7级防水密封性验证

10. 电磁屏蔽涂层:30dB屏蔽效能涂层的刮擦后衰减量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ASTM D7027-20 仪器化划痕测试标准规程
  • ISO 19252:2018 塑料-刮擦可见度测定
  • ISO 20566:2013 汽车清漆抗刮擦试验
国家标准:
  • GB/T 9279-2007 色漆涂层划痕试验
  • GB/T 30776-2014 涂料抗石击性测定
  • GB/T 23989-2009 涂料耐刮擦性测定(方法B)
方法差异:ASTM D7027采用渐进载荷模式(1-50N),GB/T 23989规定恒定载荷法(10N);ISO 20566要求十字交叉刮擦路径,GB/T 9279采用直线单向刮擦。

检测设备

1. 多功能划痕仪:CSM Revetest Xpress型(载荷范围0.1-200N,声发射监测)

2. 线性磨耗仪:Taber 5900型(压力可调至20N,行程60mm)

3. 显微硬度计:Wilson Tukon 2500型(分辨率0.01μm)

4. 三维形貌仪:Bruker ContourGT-K0型(垂直分辨率0.1nm)

5. 往复刮擦机:JOTTOOL JTB-300型(频率0.5-5Hz,行程100mm)

6. 铅笔硬度计:BEVS 1811型(角度45°,载荷750gf)

7. 光泽度计:BYK-Gardner micro-TRI-gloss(三角度测量)

8. 接触角测量仪:Dataphysics OCA50(液滴体积0.5-5μL可控)

9. 环境试验箱:Weiss WK3-1800/40(温控范围-70℃~180℃)

10. 盐雾试验机:ASCOTT S450型(温度波动±1.5℃)

11. 紫外老化箱:Q-LAB QUV/spray(UVA-340光源)

12. 扫描电镜:Thermo Scientific Apreo 2S(分辨率1.0nm @1kV)
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防护箱涂层耐刮擦测试
其他检测

中析研究所可进行各种检测分析服务,包括不限于:标准试验,非标检测,分析测试,认证设计,产品验收,质量内控,矢量分析,内部控制,司法鉴定等。可出具合法合规、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