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墨管抗热震性试验
检测项目
热震性能检测:
- 热震循环次数:最小循环次数≥50次(参照ASTMC1525)
- 残余强度比:保留率≥80%
- 裂纹扩展速率:≤0.05mm/cycle
- 抗弯强度:≥30MPa
- 弹性模量:10-15GPa
- 断裂韧性:KIC≥1.5MPa·m1/2
- 热膨胀系数:2-5×10-6/K(参照ISO14420)
- 热导率:80-120W/(m·K)
- 比热容:0.7-1.2J/(g·K)
- 晶粒度:平均粒径≤20μm
- 孔隙率:≤5%
- 裂纹密度:≤10条/mm2
- 氧化速率:≤0.1mg/cm2·h
- 碳含量偏差:±0.5wt%
- 杂质元素控制:Fe≤0.01wt%、Si≤0.02wt%
- 最大热应力:≤50MPa
- 应力分布均匀性:偏差≤10%
- 温度梯度:≤100°C/mm
- 表面粗糙度:Ra≤1.6μm
- 涂层附着力:≥15MPa
- 耐磨性:磨损率≤0.01mm3/N·m
- 湿度影响:强度变化率≤5%
- 气氛腐蚀:氧化失重≤1%
- 真空稳定性:变形量≤0.1mm
- 热膨胀变形:线性变化≤0.05%
- 收缩率:≤0.1%
- 圆度公差:≤0.02mm
- 热震寿命:≥1000次
- 残余应变:≤0.2%
- 失效模式分析:裂纹类型分类
检测范围
1.等静压石墨管:高密度材料,检测重点在高温骤冷下的抗裂性和尺寸稳定性。
2.挤压石墨管:中低密度材料,侧重热循环疲劳寿命和表面完整性验证。
3.高纯石墨管:纯度≥99.9%,关注热导率保持和杂质诱导氧化行为。
4.细晶石墨管:晶粒尺寸≤10μm,检测微观裂纹萌生及扩展机制。
5.涂层石墨管:表面改性材料,验证涂层抗剥落性和热障性能。
6.多孔石墨管:孔隙率10-30%,侧重热应力缓冲能力和渗透性影响。
7.复合石墨管:增强纤维材料,检测界面结合强度及热失配应力。
8.高温烧结石墨管:烧结温度≥2500°C,关注残余应力和晶界强化效果。
9.定向石墨管:各向异性材料,检测热膨胀方向差异及热震失效模式。
10.再生石墨管:回收材料,验证再生工艺对热震抗性的影响。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
- ASTMC1525-21耐火材料热震试验方法
- ISO14420:2022碳素材料热膨胀系数测定
- ISO18558:2017石墨材料抗弯强度测试
- GB/T3003-2017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试验
- GB/T3074.1-2020石墨电极抗折强度测定
- GB/T9966.15-2021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导率试验
检测设备
1.热震试验机:RST-1500型(温度范围-196°Cto1500°C,精度±2°C)
2.高温炉:TF-1800型(最高温度1800°C,升温速率20°C/min)
3.万能材料试验机:UTM-100型(载荷范围0.1-100kN,分辨率0.01N)
4.热膨胀仪:DIL-802型(测量精度±0.05μm,温度范围RT-1600°C)
5.激光热导仪:LFA-1000型(热导率范围0.1-2000W/(m·K),误差±3%)
6.扫描电镜:SEM-5000型(分辨率1nm,放大倍数10-100000X)
7.X射线衍射仪:XRD-6000型(角度精度0.001°,检测限0.1wt%)
8.表面粗糙度仪:SR-200型(Ra测量范围0.05-50μm,精度±0.01μm)
9.环境模拟舱:ESC-300型(湿度控制10-95%RH,气氛纯度99.99%)
10.疲劳试验机:FTS-500型(循环频率0.1-50Hz,载荷精度±0.5%)
11.金相显微镜:OM-400型(放大倍数50-1000X,图像分辨率5μm)
12.热应力分析仪:TSA-800型(应力测量范围0-100MPa,误差±1MPa)
13.真空高温炉:VHF-2000型(真空度10-3Pa,温度1600°C)
14.磨损试验机:AT-100型(载荷5-500N,磨损率分辨率0.001mm3)
15.尺寸测量仪:CMM-300型(三维精度±1μm,量程500mm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