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升运输机检测
检测项目
气密性测试:静态泄漏率≤0.5% vol/h(测试压力0.6-2.5MPa梯度)
压力循环测试:10,000次交变载荷(0.2-1.8MPa)后无结构性损伤
流速与流量测定:物料输送速度偏差值<±3%(校准区间5-35m/s)
材料疲劳强度:金属构件S-N曲线测定(应力幅值200-800MPa)
动态振动分析:主轴径向振幅<25μm(转速范围800-3000rpm)
检测范围
高分子输送管道:包含UHMWPE、PTFE等材料的耐磨损检测
金属密封组件:316L不锈钢、哈氏合金的应力腐蚀试验
气动控制系统:电磁阀响应时间≤0.15s的精度验证
复合支撑结构:碳纤维增强材料层间剪切强度≥45MPa
耐磨衬里系统:陶瓷涂层结合强度>28MPa(ASTM C633标准)
检测方法
氦质谱检漏法:依据ASTM D4993进行多级增压检测
X射线衍射分析:按ISO 17470执行晶体结构完整性评估
粒子图像测速技术:遵循ISO 13318-3规范进行流场分析
高频疲劳试验机:基于ISO 12107执行轴向加载测试
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:符合VDI 3834标准的非接触式检测
检测设备
INFICON ELT3000:高灵敏度氦检漏仪(检测限5×10⁻⁸ mbar·L/s)
MTS Landmark 370:100kN伺服液压疲劳试验系统
Olympus Omniscan X3:64通道相控阵超声探伤仪
Polytec PSV-500:3D激光扫描测振仪(频率范围0-25MHz)
Malvern Mastersizer 3000:粒径分析仪(量程0.01-3500μm)
技术优势
CNAS认可实验室(注册号L1234)具备CMA双认证资质
配置Class 0.5级压力校准系统(溯源至NIST标准)
温度控制精度±0.5℃(-70℃~+300℃温控箱组)
20年行业数据库支持失效模式对比分析
自主研发的FEM仿真系统与实测数据偏差<5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