钨铜镍制品检测
检测项目
1.成分分析:测定W(70-90%)、Cu(5-25%)、Ni(0.5-8%)元素含量及杂质元素(Fe≤0.3%、C≤0.1%)2.密度测试:采用阿基米德法测量(16.5-18.5g/cm)3.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HV10(220-380)与洛氏硬度HRB(75-95)双标体系4.抗拉强度:室温条件下≥450MPa5.热膨胀系数:20-500℃区间(6.5-8.510⁻⁶/℃)
检测范围
1.钨铜合金触头(断路器/接触器)2.镍基高温合金叶片(航空发动机)3.CuW70/CuW80电极材料(电阻焊)4.W-Ni-Fe重合金穿甲弹芯5.CuNi18Zn20电工合金(继电器部件)
检测方法
1.ASTME1479-2016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)2.ISO4499-2:2020(硬质合金金相检验)3.GB/T1423-1996(贵金属材料密度测量)4.GB/T228.1-2021(金属材料拉伸试验)5.ASTMB962-17(钨基合金表观硬度测试)
检测设备
1.X射线荧光光谱仪(XRF-1800):元素定量分析2.万能材料试验机(Instron5982):拉伸/压缩强度测试3.热膨胀仪(NETZSCHDIL402C):线性膨胀系数测定4.扫描电镜(ZEISSEVO18):微观结构观测5.维氏硬度计(WilsonVH3300):显微硬度测量6.金相显微镜(OlympusGX53):晶粒度评级7.氦气比重计(AccuPycII1340):真密度测定8.盐雾试验箱(Q-FOGCCT1100):耐腐蚀性能评估9.激光导热仪(LFA467HyperFlash):热扩散系数分析10.直读光谱仪(ARL4460):快速成分筛查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